内容显示

学习“两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大学梦想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3日作者:招生就业处编辑:浏览量:

学习“两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大学梦想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廖端芳

今年的“两会”,即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已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18日闭幕。但学习“两会”精神,并将“两会”精神贯彻落实于学校实际工作之中是今年学校工作的重要主题。

今年“两会”之所以尤为引人注目,是因为有五个方面的不寻常:一是这次“两会”是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二是这次“两会”是一次国家政权机构和全国政协组织换届的“两会”;三是这次“两会”是在中共中央作出规定倡导节俭之风背景下召开的“两会”;四是这次“两会”是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两会”;五是这次“两会”是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审议并讨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各项政策。

一、学习“两会”精神

(一)今年“两会”六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1.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2.国务院机构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国务院下属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做出过12次不同程度的调整。这次是第13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铁道部、合并卫生部和计生委、重组海洋局,将国务院组成部门缩减为25个。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改革突出强调职能转变,从“政府—市场—社会”的大视野中,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3.中国经济:直面新挑战,寻求新动力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企稳回暖,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50万亿元,7.8%的增速令世界瞩目,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引擎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际社会在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部署是否会给世界带来“正能量”?

人口红利、出口红利、楼市红利正在消退,中国经济还会增长,但是告别快速增长进入到平稳增长时代。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一是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二是通过区域发展带动整体发展;三是通过消费来拿动经济的增长。

4.六份报告关切民生热点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人们关心的增加收入、降低房价、治理空气和水污染、加强教育医疗保障、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国计民生的话题,都在这次会议上得到回应。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还对今后工作作出部署。

5.履职新面孔

虽然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与上届相同,但数字背后的意义却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此,各省区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重新进行了分配,以实现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在2987名代表中,新任代表有1960名,占代表总数近三分之二。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数量比上一届提高5.18%;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数量降低6.93%。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也是本届的一个亮点。一批“80后”甚至还有“90后”走进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共2237名,其中有新提名的1157名。

6.清新会风

中央提出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在这次人代和政协会上得以体现。

严控会议经费、简化会场布置、合理管理交通、不搞迎送仪式、代表房间不摆鲜花……而且今年的两会报告更短,发言严格控制时间,几乎没有代表带讲稿发言。食品问题、地下污染…一个个事关民生和人民群众意见集中的尖锐问题不断抛出,这也是转变作风的重要表现。我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这次会议的清新、简朴、亲民近民、务实高效之风及透明开放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2013年“两会”主要精神内容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大数字和九大热点话题中来进行解读

1.十大数字引人注目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十大数字引人注目,凸显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

(1)经济增速7.5%左右:重在调结构。这已是连续两年将增速调低。先前这一指标曾连续7年设为8%左右。国际横向比,在全球低迷状况下,这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纵向比,速度略低符合实际,也说明中国经济将在调结构、重质量上下工夫。

(2)物价3.5%左右:警惕上涨冲动。这比去年4%的预期目标低,而又高于去年2.6%的实际执行数。近期物价又有抬头趋势,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积聚,预计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

(3)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老目标背后有压力。这和前4年目标相同。但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而当前经济复杂多变,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完成高质量就业并不容易。

(4)赤字1.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但赤字率约为2%,在近十年中处于中等略高水平,仍在警戒线3%内。增加赤字,将有助于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力,向调结构、惠民生倾斜,但需警惕地方投资热。

(5)M2增长13%:释放控物价信号。相比去年14%的目标,今年下调一个百分点,也创3年来的最低值。今年稳健货币政策将既适当调节流动性,也显现审慎指向。

(6)18亿亩耕地:坚持不变的红线。这曾在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此次重申,深意凸显。粮食九连增,但依然处于紧平衡。城镇化快速发展,令土地供需矛盾更突出。民以食为天,这道红线仍需严守。

(7)养老金提高10%:“九连涨”殊为不易。国家此前已连续8年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累计月人均增加1021元,彰显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8)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小数据背后是大民生。这一公共服务覆盖13亿多全体城乡居民,人均经费已从2009年的15元实现翻番,但难点在于这项服务如何更好覆盖流动人群。

(9)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助力改变房地产结构。今年还将基本建成470万套。保障房大规模投入,将有效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正效应”。

(10)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一分钱也不能打水漂。投入今后还要继续加大,但如何花好钱更为关键,要堵住浪费漏洞,百姓也有权知道经费信息。

2.九大热点话题解读

(1)收入分配改革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解读: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

收入分配改革由于它实质上关系到对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所有人的切身利益,缩小收入差距,是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普遍难题,要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其实是异常艰巨的,它绝非一日之功。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方案重点锁在工资制度、税收制度、央企收入上缴三大内容上。

(2)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解读:

从国家的层面,首次提出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提法。政府部门按照“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要求,率先垂范,致力于政务诚信的建设,很及时也很应该。政务诚信既是“执政为民”的要求,也是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基石。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往往习惯于“以吏为师”。如果政府诚信缺失,必然传递到商业中的尔虞我诈,必然传递到社会中的信任丧失。

以往在面对社会和商业领域所出现的失信之风时,政府常常作为惩戒者的角色存在着。而政府工作报告却恰恰提醒政府部门首先扪心自问——作为民众赋予权力的公权机构,首先就要诚信待民,取信于民。当然,诚信政府的建设也需要公民的共同努力。来自于公民的积极监督、参政建言也是政务诚信的必要之基。

(3)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结合过去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工作的体会,温家宝总理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解读:

与2012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相比,尽管工业依然是节能的重点领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2013年的新措辞。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节能的着力点将从“淘汰落后产能”,逐步过渡到龙头企业的设备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歌猛进,以年均9.9%速度增长,使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顺利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所创造的发展奇迹。但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状况每况愈下,并呈现出环境高恶化的特征,重蹈了当年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环境安全,作为社会最基本安全保障问题之一,越来越凸显在人们面前。

温总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下决心解决好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看到希望,这也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

(4)加强廉政建设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解读:

有尊严的生活,更加充分的民主,是人民的不懈追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表述,表达的正是人民群众对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期盼。

2013年中央反腐五个新信号:一是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二是“老虎”“苍蝇”一起打;三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四是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五是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5)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2013年我国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解读:

房地产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的重点。相比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表述更为“坚决”。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而今年提出的则是“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意味着政府已经着眼健全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

(6)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解读:

随着结构性减税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营改增”已经成为减税的重点突破方向。在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几乎涉及中国所有企业和行业,“营改增”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就目前来说,我国“营改增”改革的试点成效,首先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营改增”试点地区实现了总体减负。第二,实行“营改增”改革后,为细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有效的税制保障,支持和促进了试点企业的创新转型;第三,改革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局面,将营业税并入到增值税,实现税制的公平统一,将对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并由此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稳定增长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7)实施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

温家宝指出: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

解读:

与去年相比,今年CPI预期目标下调了0.5个百分点至3.5%,但仍高于去年全年2.6%的同比涨幅。

事实上,通胀目标设定在3.5%,较去年下调0.5个百分点,表明高层控通胀的决心。物价关系民生,降低通胀目标稳物价是从惠民生角度出发,希望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已出现回落,与其保持一致,CPI目标也应该相应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为: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为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

因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

(8)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我国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解读:

较往年来说,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单列出一段,并明确提出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的要求,可见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之高。

(9)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解读:

今年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这是我国提高城镇化质量,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破题之道。

在我国,就业质量和医疗、教育等福利保障依附于户籍存在,有无户籍差别很大。其实,新型城镇化重点就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实现让农民工彻底地转移。和这个问题有关的是户籍,在户籍上有60多种城乡之间不平等的福利。加快户籍改革,有利于推动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三)中国向世界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

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

习近平详尽解读了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这是继去年11月末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有关中国梦谈话后,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又一次全面阐述。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他同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他还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习近平主席从路径选择、精神支撑、力量来源等几个方面,向全体国民和国际社会详尽解读了“中国梦”。习主席描述的中国梦,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梦想。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在近代遭受百年屈辱。新中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习近平主席对于中国梦的解读非常完整、深刻,我们在解读时也要消除一些误解。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国的梦,还是实现世界的梦;中国梦不是取代美国梦;中国梦不是超脱现实、乌托邦的梦,也不是抛弃现实意义的梦,而是沿着梦想实实在在地走下去;中国梦不是简单狭隘的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而是广泛地包括这些内容。还有西方部分媒体误解中国梦为复兴梦、霸权梦、崛起梦、盛世梦,而真正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与世界共同享有进步的梦;不仅是汇集中国人的梦想,而且是汇集世界人的梦想。这是关于两会精神的解读,我就提纲挈领地讲这些内容。

二、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大学梦想

这次两会的成功举行,为全国人民增添了圆梦的信心。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这是两会精神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中国梦是每一个社会单位、每一个人的梦,一个社区、一所学校、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社会单位;中国梦也是每一个行业的梦,当然更包括我们的教育梦、大学梦。所以,中国梦落实到我校,我们的大学梦是什么样的一个梦呢?我想有三个层面,分别是学生的梦、职工的梦、学校的梦,三者联系紧密。大学的工作就是要圆学生的梦、职工的梦和学校的梦。

(一)圆学生的梦

圆学生的梦,总的来说是要以人为本。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抓住黄金发展期,圆学生的成长梦;要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着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学生今后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圆学生的职业梦;要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优势面的机会,圆学生的价值梦。

(二)圆职工的梦

要营造一个和谐、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圆职工的工作梦;要提供与其劳动付出基本匹配的收入,圆职工的生活梦;要提供享有人生出彩的均等机会,圆职工的价值梦;要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享受生活乐趣,圆职工的幸福梦。

(三)圆大学的梦

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我校的发展目标是“迈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中医药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就是书记常提到的“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实现全面发展的第二次跨越”,这就是我们大学的梦。

要实现学生的梦、职工的梦、学校的梦,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学科作支撑,需要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作支撑,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支撑,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将职工、学生的个人梦想与大学的梦想有机融合、统筹谋划。

为了更好地圆梦,近期我们要积极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内涵建设,加快提升专业学科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加快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圆梦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着力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顶层设计,注重宏观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学院合力,释放学院潜能,为圆梦提供内在动力。这里需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建立为不同人群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均等机会平台的长效机制,大学均等地给每一位职工出彩的机会,就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建立为不同二级部门科学充分使用学校资源的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增强活力、释放潜能。

三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圆梦提供物质保障。

四是着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为圆梦提供理想载体。美丽校园建设涵盖“绿色校园、低碳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廉政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丰富的社会、人文理念,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今天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一下两会的精神,按照惠勇书记的安排谈了一下关于中国梦、大学梦的一些感想。谢谢!

(以上系党委宣传部根据录音整理)

上一条:招生就业处党支部召开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民主生活会

下一条:2013年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书——机关党委第十二党支部

关闭